资源下载
实验教学大纲
仪器操作规程
实验教学课件
规章制度

《惯性导航课程设计与实习》课程教学大纲

时间:2018-03-12 08:59 来源:未知 作者:caoli 点击:

《惯性导航课程设计与实习》课程教学大纲

课程代码:1300790
课程负责人:朱智勤 牛小骥
课程中文名称:惯性导航课程设计与实习
课程英文名称:Lab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
课程类别:专业必修
课程学分数:1
课程学时数:2周
授课对象:导航工程
本课程的前导课程:惯性导航原理、matlab或C语言程序设计
一、教学目的
在学习了前导课程“惯性导航原理”的基础上,通过一组实验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惯导工作原理,积累惯导系统使用和维护经验,并设计实现惯导算法,处理、分析实际惯导数据。通过实践来保障学生对惯导知识的消化吸收。
二、教学要求
本课程包含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验:IMU测试和标定、INS静态初始对准、捷联惯导动态定位。通过上述实验使学生直观理解惯导工作原理;掌握惯导系统使用和维护方法;用程序实现惯导算法并做实验验证,建立起惯性传感器误差与惯导系统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。
三、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
实验组织方式:
(1)被测IMU包括LINS812,SPAN-FSAS,GI300,SPAN-CPT等,由学生抽签决定。
(2)将学生分为每组3-5人,共同完成实验,分别撰写实验报告。
(3)如果在实验后发现数据有问题,可提供一次机会重做实验。
实验1:IMU实验室测试和标定
(1)加速度计和陀螺的六位置法标定,分别利用立方体在大理石平台和双轴转台上进行;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各轴传感器的零位和标度因子;重复5 遍,考察其重复性。
(2)用转台测试加速度计和陀螺的非线性。
(3)提供被测IMU的长期静态数据给学生,用Allan方差分析法获得传感器噪声和零偏稳定性。
实验2:INS静态初始对准
使用中高精度的INS系统,在惯导实验室的大理石稳定平台上(正北安装)采集静态实验数据半小时;航向转位180°后再采半小时;重复采集三组。
编写静态粗对准程序(编程语言不限)进行姿态解算;并对比三组结果的一致性。
实验3:捷联惯导动态定位
在友谊广场上事先测绘若干标记点的精确坐标;将惯导系统对正安装在手推车上,采集动态数据,包含静态初始对准、运动、停车(在已知坐标点上)等动作,总长2小时;期间定期在已知坐标点上做停车(用于ZUPT和CUPT)。
数据处理:基于教师提供的一些基本算法模块(如矩阵库、姿态表达形式的互相转化等),学生独立编写惯导算法软件对采集的IMU数据进行解算(包含纯惯导模式、使用ZUPT、使用CUPT等模式),画出轨迹和在已知坐标点上的位置误差,列表统计,并对比结果。
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
内          容 学          时
实验1:IMU实验室测试和标定 6
实验2:INS静态初始对准 6
实验3:捷联惯导动态定位 6
 
四、教材与参考书
教  材:惯性导航实习讲义(自编)
参考书:
[1]《惯性导航》,科学出版社,秦永元,2006;
[2]《捷联惯导系统原理》,宇航出版社,陈哲,1986;
[3]《捷联惯性导航技术》第2版,国防工业出版社,DavidH.Titterton,JohnL.Weston著,2007。
五、考核方式
采取考查方式。
对于每个实验,要求:
(1)实验前准备实验设计书1份;(全组统一提交,占总成绩20%)
(2)实验中作实验记录1份;(全组统一提交,占总成绩20%,含实验现场表现)
(3)实验后提交报告1份。(每人独立提交,附主程序代码;占总成绩60%,其中小组平均成绩和个人成绩各占一半);
注:为避免各组互相抄袭,各组用不同的惯导系统和实验数据;运算结果以成熟导航软件结果为准。